2020年12月13日 星期日

看電視不會燒壞你的大腦,但會變遲鈍、無感

昨日從幼兒園接小孩放學,發現這個禮拜都在看影片,之前表定是五點才開始看影片,所以才想說工作完四點半接沒關係,讓他在教室操作、玩遊戲,跟同學互動也好,原來是這個禮拜周末有聖誕運動會,老師們四點就會去開會,提早把不同班級集中一起看影片,為了孩子的大腦,還是提早來接孩子吧。

對大腦來說輻射不是致命關鍵

一般人都是擔心電視螢幕的輻射問題或是藍光等等的問題會傷害大腦或是眼睛,這個部分對大腦的確會有影響,但對學習、認知、發展的影響不大,所以就不再此討論。

沒有回應才是致命關鍵

今天你叫再大聲,手動的在快,影片還是繼續播他的,所以對語言發展是極大的障礙,對小孩還有沒語言基礎的時候看影片那就無法建立一個回饋的機制,回饋是什麼呢?舉個例子就很清楚:孩子說「幫我拿芋頭過來可以嗎?」爸爸:「桌上沒有芋頭阿,可是有玉米,你是想要吃玉米嗎?」孩子:「對,玉米甜甜的很好吃」,上面的幾句話就可以讓孩子慢慢去嘗試對話,就會驗證玉米芋頭是什麼,知道這個是玉米,跟芋頭是不同的,而且說芋頭是拿不到玉米的,這個就是回饋的機制,這樣對語言的學習才是重點,接著就是重複重複重複,大腦跟肌肉一樣可以訓練,常常用就變強,在大腦建立起一個迴路,在更久之後就會自動化了,所以成人說話是不需要思考的,想什麼就說什麼。

影片沒辦法依照他聽力的程度調整速度

影片不會因為你聽不動是小孩就變慢,可以想想我們還不會英文的時候聽英文歌的時候長什麼樣子,或是你去聽一下大悲咒就能感受到小孩子的感覺了,如果一開始對話能透過「減速」、「斷音」,讓 每 個 字 分 得 很 清 楚,速度放慢,對小孩來說就是件幸福的事。

看不到嘴唇、舌頭,那就無法模仿

上面都提到的是聽覺的部分,那視覺呢?影片則分為兩種,一種是真人的演出影片,那孩子不一定能看到嘴唇的形狀、舌頭位置,就算看到了也很模糊,所以無法模仿;一種是卡通或是布偶,那這個更慘,他嘴巴只有開跟合,根本無法觀察跟模仿,那你要怎麼學呢?

動作也是如此

走路就是要實際去走才能學到,你給孩子看動作分析的影片,或是其他嬰兒半爬半走的影片,看影片一百次還是不如他自己去撞去跌一兩次來的實際,運動本能也是一樣的概念,痠、痛、麻、脹都是身體給你的回饋,就像上面的爸爸一樣,在跟你說「桌上沒有芋頭阿」,也不跟他互動,就只是拿一個糖果給他,那孩子就是暫時不哭鬧,但想吃玉米的慾望還是沒有被滿足,那還是會再繼續哭鬧,就這樣反覆,如果沒有做出姿勢動作的調整,那就是治標不治本,運動本能課程會帶著你的身體去動,體驗不同的關節角度、位置、力量分布,大腦就會找到最輕鬆的方式去執行,也會有人質疑真的嗎?換個角度想,誰想做費力的事,有輕鬆的方式當然做輕鬆的阿,只是你不知道怎麼輕鬆而已。


歡迎轉貼、分享,請註明出處新莊易明運動本能工作室

------------------------

你可能也會喜歡的文章

 孩子注意力缺失、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不是你的錯,其中一個原因在腳底

分離焦慮不是問題,怎麼面對才是關鍵

為什麼會叫榜樣父母教養班呢?

如果有其他議題或困擾想聽聽運動本能的角度歡迎來這 表單 留下你的議題,可以作為後續的專欄題目。

===========================

統一編號:85134867
地址:新北市新莊區立信一街60號(新莊高中、歐洲村、65快速道路)點擊跳至google map

電話:(02)8201-2421
手機:0966-788-578
負責人:周科成 老師

Email: eming.somatics.edu@gmail.com

Line:直接加好友

Facebook粉絲專頁:新莊易明運動本能工作室

2020年12月9日 星期三

孩子注意力缺失、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不是你的錯,其中一個原因在腳底

鞋子、襪子的挑選將影響幼兒的腿部發展,更影響脊椎的健康

兒子上幼兒園一個禮拜了,還在適應的階段,不想去上學,昨天放學的時候去接他,發現他的襪子腳底部分髒髒的,才知道在教室內都沒有穿鞋子,就穿襪子上課活動,這樣會有什麼問題呢?

沒有摩擦力,肌肉出不到力 

以運動本能的角度來看,穿上襪子之後腳底跟地板的磨擦力就降低了許多,所以腳推的動作就會消失,接著臀部、大腿後側、小腿、腳底的肌肉,也就是身體背側的肌肉,就會沒辦法被啟動訓練,接著他們就會出現類似溜冰、直排輪的滑行步態,那這樣會有什麼影響呢?

地基不穩,難怪一直換姿勢

這影響可大了,軀幹上半身都沒有好的地基,那就會晃動,不好平衡,產生出來的現象就是坐不住、站不久、睡不好,因為肌肉沒有日常中被啟動,接著就不會用,久了自然就沒力.難怪現在這麼多「注意力缺失」(ADD)或「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診斷,他就不穩,難怪坐不住阿,換個角度想,你半蹲一分鐘會不會想站起來換姿勢呢?孩子的狀態就像如此,並不是他的錯,只是他沒有良好的環境刺激。

運動沒有天生運動員,只有默默實驗與觀察的科學家

幼兒時期運動的重點在於環境,如果沒有適當的環境就無法發展出相對應的功能,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除了基因以外,更多的是生活環境的耳濡目染:
常交談聊天唸故事的父母,就會有一個能言善道的小孩
常運動健身馬拉松的父母,就會有一個身手矯健的小孩
發展永遠不嫌晚,大腦都會用盡全力去開發,只要有環境跟示範,那就不用怕。

本文以「動作控制」與「注意力缺失、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關係做探討,未意圖取代任何醫師所開立的醫囑,相反的,鼓勵你與主治醫師分享本文之資訊,若欲實施與此所述之資訊與建議,需自行承擔相關風險。

歡迎轉貼、分享,請註明出處新莊易明運動本能工作室

------------------------

你可能也會喜歡的文章

 看電視不會燒壞你的大腦,但會變遲鈍、無感



如果有其他議題或困擾想聽聽運動本能的角度歡迎來這 表單 留下你的議題,可以作為後續的專欄題目。

===========================

統一編號:85134867
地址:新北市新莊區立信一街60號(新莊高中、歐洲村、65快速道路)點擊跳至google map

電話:(02)8201-2421
手機:0966-788-578
負責人:周科成 老師

Email: eming.somatics.edu@gmail.com

Line:直接加好友

Facebook粉絲專頁:新莊易明運動本能工作室

2020年11月15日 星期日

走路吃力、步伐沈重、幾步就容易累,健康也跟著沒效率

 站立時的效率可以透過觀察足跟的角度還有足弓的角度,來判斷是省力還是費力姿勢角度,本次以足跟的角度為主題來探討,主要可以透過兩個部份去做評估,一個是站立的時候也就是靜態的支撐,第二個是走跑的穩定:

一、站立時的足跟力學

足跟角度示意圖(1)

足跟角度示意圖(2)


靜態的時候可以觀察「內外踝中點」「足跟中點」的連線與「足跟中點之鉛錘線」所夾的角度,越小代表力量都由骨骼所承接,所以是有效率的站姿,所以肌肉不會有多餘的用力及緊繃,這種站姿的肌肉通常都是有彈性,曲線漂亮的,不會有所謂的蘿蔔腿出現,連帶的好處是骨骼密度也較能保持,骨骼密度會隨著受到的壓力或張力去維持它的堅硬度及韌性。

相反的如果這兩條線的角度越大,那足跟歪斜就很嚴重,通常都是外翻較多,腳跟比小腿外側一點,這種足跟也容易出現低足弓或是扁平足,那小腿就容易粗壯、水腫、痠痛還不容易瘦,因為站立的時候他就要一直出力,當然就會很壯,下肢的血液回流都是透過肌肉的一壓一放幫助打回到心臟再重新循環的,肌肉沒有很好的收縮跟放鬆做來回的運動,那血流的效率就會跟著變差,所以就容易水腫、痠痛還有沉重感,就不喜歡走動跑跳。

肌肉幫浦示意圖(來源:Skeletal-muscle pump - Wikipedia)


二、走跑的足跟力學

亞瑟士跑者動能檢測截圖


接下來就換到走路或跑步動態的部分,在落地的時候可以從背面觀察「膝窩中點」「內外踝中點」連線「內外踝中點」「足跟中點」的連線之夾角,在承重的時間內是不是能夠維持是同一條直線,還是會因為重量的下壓而歪斜,這次來到亞瑟士的動能檢測,背面部分透過影像的攝影看到自己背面足跟角度的變化,還有穿了自己跟他們提供的兩雙不同功能的鞋子觀察角度的變化,不過在筆者這次的檢測中鞋子影響角度不大,但自己跑起來的感受度到是差很多,這個之後再討論鞋子鞋墊的部分。



有些人站立時是正常的,但一走起來就無法支撐了,現在大部分人是站立就歪了,走路到跑步就更不行了,所以就會不喜歡運動跑步,如果硬去運動的話,隨著時間與強度的增加就會增加受傷的風險,所以才有人會一動就一直受傷,不是因為動的問題,是本身肌肉控制就需要加強在開始增加訓練量,有動一定有一些效益會出現,但是是長久的還是短暫的效益就會讓時間去考驗。

運動本能一直強調生活中的站坐走,因為這些動作姿勢在日常生活中一直再發生,在每分每秒都在發生,所以只要改變了,那生活中就會產生巨大的變化,而且是長久的,運動本能是透過動作控制的練習,讓這些細微的動作改變在日常,改變後身體會很誠實地告訴你的,骨架就是肌肉牽拉所決定的架構,而肌肉就是神經在控制的,所以最根本還是神經的控制,就像學寫字學講話一樣,透過練習就能一步一步地建立起好的動作模式,訓練運動不用又累又喘,找到對的運動方式,身體就能自然而然的運作了。


歡迎轉貼、分享,請註明出處新莊易明運動本能工作室

------------------------

你可能也會喜歡的文章

影響足弓的三大因素

跑步成績遇瓶頸,可能是足底出了問題(低足弓、高足弓、拇指外翻、足跟外翻),可以在亞瑟士旗艦店找到原因

為什麼別人生病都好這麼快,自癒力的秘密

運動本能相關

投手最大的幸福就是盡力丟球,不痛不麻-肩關節訓練案例


如果有其他議題或困擾想聽聽運動本能的角度歡迎來這 表單 留下你的議題,可以作為後續的專欄題目。

===========================
統一編號:85134867
地址:新北市新莊區立信一街60號(新莊高中、歐洲村、65快速道路)點擊跳至google map

電話:(02)8201-2421
手機:0966-788-578
負責人:周科成 老師

Email: eming.somatics.edu@gmail.com

Line:直接加好友

Facebook粉絲專頁:新莊易明運動本能工作室

2020年11月11日 星期三

跑步成績遇瓶頸,可能是足底出了問題(低足弓、高足弓、拇指外翻、足跟外翻),可以在亞瑟士旗艦店找到原因

掃描足型的儀器

亞瑟士動能檢測-靜態足型測量
透過掃描機掃描腳型,可以得到腳掌的寬度、長度
比較會影響功能的幾項就是
足弓高度、拇指內外翻的角度、足跟傾斜的角度還有足跟寬度
右方像是常模的比較,中間的現就是平均值,偏左偏右都是有偏移的腳。
也可以看之前筆者寫的文章〈影響足弓的三大因素〉

靜態掃描後,實際檢測後獲得的報告

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有發現兩件事情:

1.拇指外翻跟低足弓也滿高的相關性的

常看到拇指外翻的足弓通常滿低的,因為足弓扁了,腳掌就變寬,如果鞋子的楦頭比較窄或是尖頭的就容易把大拇指往小拇指的方向壓(解剖學定義是身體的外側)所以才叫拇指外翻,所以有拇指外翻的話除了要注意腳趾頭的角度,也要注意足弓的高度,兩者會同時互相影響。

2.足跟傾斜或不穩定的人,足跟的寬度也比較大,甚至有些人就會出現足跟痛的問題

骨頭是活的,有成骨細胞及蝕骨細胞兩者的動態平衡,每天會有骨頭轉換成鈣離子也會有鈣離子轉換成骨頭,就看骨骼受力情況決定骨骼粗細硬度,這就是沃爾夫定律(Wolff's law),第一個發現的是學生的顴骨有變化,怎麼上課一陣子後就變小了,原來是因為說話唱歌用力的肌肉使用改變,所以骨骼受力就改變,接著就就產生臉型的改變。
知道這些數據之後就像健康檢查一樣,就可以相對應的做出一些改變,目前就是三個方向:
  1. 買鞋子
  2. 買鞋墊
  3. 把腳的肌肉練起來
運動本能是以啟動人體神經肌肉為導向,讓腳的骨骼得以支撐,那就可以擁有一雙不挑鞋的腳了。

歡迎轉貼、分享,請註明出處新莊易明運動本能工作室

------------------------

你可能也會喜歡的文章



如果有其他議題或困擾想聽聽運動本能的角度歡迎來這 表單 留下你的議題,可以作為後續的專欄題目。

===========================
統一編號:85134867
地址:新北市新莊區立信一街60號(新莊高中、歐洲村、65快速道路)點擊跳至google map

電話:(02)8201-2421
手機:0966-788-578
負責人:周科成 老師

Email: eming.somatics.edu@gmail.com

Line:直接加好友

Facebook粉絲專頁:新莊易明運動本能工作室

2020年11月9日 星期一

新莊易明運動本能工作室交通資訊

地址:242027新北市新莊區立信一街60號 點擊跳至google map
(近新莊高中、歐洲村、65快速道路新莊出口)
電話:(02)8201-2421
店門口實景照

 一、公車


二、捷運:

機場捷運線泰山站,往新北大道四段朝泰林路一段前進,於泰林路一段向左轉,再於幸福路左轉,走過65高架左轉進入巷子後第一個巷口右轉到底左前方即可到達(約步行10分鐘)。

三、Youbike(最近還車站)

新莊文化藝術中心
站點位置 : 中平路133號前(鄰近新莊文化藝術中心)

四、機車(路邊停車格)

可停至中環路旁巷子、幸福路、中平路,皆有路邊停車格可停車,中環幸福路口可看下圖能更知道實景的樣子,避免走錯路。
附近機車停車位置地圖

幸福中環路口進來的街景圖,請由紅色框線內路口進入。

五、汽車(停車場20/小時)

可停於中環路三段路旁停車格、幸福路路旁停車格、百客達停車場,費用皆為20元/小時。





2020年9月20日 星期日

開刀、手術真的會傷經絡嗎?怕痛的你一定要看 獻給準備開刀或是已經開完刀的你



本文以「手術開刀」與「肌肉控制」的關係做探討,未意圖取代任何醫師所開立的醫囑,相反的,鼓勵你與主治醫師分享本文之資訊,若欲實施與此所述之資訊與建議,需自行承擔相關風險。


經絡是身心健康時自動運作的系統,是氣血行走的通道。

開刀後有個傷口會不會讓這個通道斷掉呢?斷是一定斷的,都有傷口了。

接著的問題是有沒有辦法恢復正常的運作呢?

通常手術過後的部位都容易有一些硬塊,有人稱之為「筋結」、「氣結」、「沾黏」,更通俗的說法就是「血路不通」塞住了。

從運動本能的角度來看則是一個「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故事:

開刀後的傷口部位都會有明顯的疼痛,就算現在已經很多的微創手術,但還是會有一些痛感,

只要動到某些角度、位置就會痛,那大腦就會判斷這裡是危險的,就會不動到這個角度位置,

經過幾次的疼痛之後,大腦就會建立一套新的動作模式,一套避開疼痛位置的動作

這個動作的變化可大可小。

1.對疼痛反應很大的人:

那就會避開很多角度,本來只有舉手到碰耳朵的角度才會痛,直接避開舉手的動作,因為不動的範圍越來越大,其他的肌肉就會出更多力去支援,開始肩頸容易痠痛、手比較沒力氣,接著腰也開始酸,腳好像也怪怪的,這些反應不會在當下發生,所以就更難發現了,更多的是在一兩年之後。

2.對疼痛反應很小的人:

身體就會細微的調整肌肉使用,所以恢復狀況就很好,恢復速度也很快,就是有一兩個角度怪怪的,因為疼痛而某些部位不敢動作,也是會產生一樣的反應,只是不會像第一點的這麼快跟影響這麼大,可能會延遲到五到十年才會有些反應及不適,但就會一直反覆發生而不會根除。

3.對疼痛沒有反應的人:

覺得這些疼痛是正常的,就沒有改變其動作模式,這種人就會有兩種發展,一種是術後恢復極快也沒有復發相同問題,其實大腦一直在微調適應最佳的動作,所以恢復極快也沒有復發,一種則是開刀完全沒用,沒有任何改善,因為大腦沒有任何改變,一直用一樣的動作在做。


在運動本能的角度上來看,身體是有自我恢復能力的,可以參考自癒力的文章,關鍵在於「肌肉的控制」,沒在開刀後的三個月內好好的請老師監控,那就容易產生後續不良的效應。


給還在考慮該不該開刀的你

如果是因為肌肉骨骼的傷痛,那可以先從動作下手,這些疼痛是身體發出的訊號告訴你有些人做了不適當的事,運動本能就是去找出這些動作的問題,並提供最適合你的建議與指導。


給已經開刀的你

就「一定」要找動作是不是有問題,除了可以讓你恢復速度加快,更能減少後續的問題,最重要的是時機,能在術後三個月內儘早開始那就能協助更好的恢復。


若有發現疑問或是建議、更新更完整的意見,歡迎提出,讓我們一起為健康科學努力,而內容許多現象都是經由實務指導學生反應的紀錄而得,透過思辨進而推論其原理及過程,若有任何醫學新知歡迎交流討論。

歡迎轉貼、分享,請註明出處新莊易明運動本能工作室

------------------------

你可能也會喜歡的文章

運動習慣建立,從五個小動作開始就有效

為什麼別人生病都好這麼快,自癒力的秘密

運動無法開始,不是你的錯(心肺功能篇)

如果有其他議題或困擾想聽聽運動本能的角度歡迎來這 表單 留下你的議題,可以作為後續的專欄題目。

===========================

統一編號:85134867
地址:新北市新莊區立信一街60號(新莊高中、歐洲村、65快速道路)點擊跳至google map

電話:(02)8201-2421
手機:0966-788-578
負責人:周科成 老師

Email: eming.somatics.edu@gmail.com

Line:直接加好友

Facebook粉絲專頁:新莊易明運動本能工作室

2020年5月16日 星期六

為什麼仙姑都是骨瘦如材的樣子?三個覺察力與健康狀況的關係


感受是一切行動的基礎,若什麼都沒感覺的人,那他就不會有所行動或改變。

感覺好看所以我穿這套衣服,覺得好醜所以不穿
感覺好聽所以我聽這首歌,覺得好吵所以走開
感覺好香所以我來聞聞看是什麼東西,覺得好臭捏住鼻子
感覺好吃所以我選擇這碗豬排飯,覺得難吃,下次不會再來
感覺柔軟所以我穿這雙鞋子,覺得刺腳所以換鞋
感覺溫暖所以我待在這裡,覺得可怕所以不說話
上述就是六根的感受延伸行動例子,眼耳鼻舌身意,
六種感受這個世界的接收器,同一個訊號每個人可能都有不同的解讀與行動,
標題中提到仙姑是指有特殊能力可以感應某些訊息的人,
男性的半仙或是神通者,多半也都是仙風道骨、身形偏瘦之人,
這只是個例子,並非指所有有特殊能力之人,後續會再補上關於覺察力的文章。
為什麼都是骨瘦如材的形象呢?

1.生存是第一要務

覺察力與健康狀況有很大的相關,動物活著就是為了「生存」,
當健康狀況將低落的時候這時「發現危險」比任何事情都重要,所以覺察力就會大大的提升,
舉得簡單的例子就能明白:
同樣都是獅子,
生病受傷的獅子會躲在隱密的地方起來好好觀察身邊的環境,一有什麼風吹草動就馬上做反應
換成是獅子中的老大又是體能最佳的時候,他就敢躺在較明顯的地方休息也不怕,因為他晚一點反應也能輕易戰勝對方。
並不是說瘦就比較不健康,但他會比身材勻稱適中的人較無應變環境改變的能力,胖得呢則缺乏靈活的行動力。

2.纖細的身形更能感受到外界的變化

樹幹跟樹枝哪個容易被外界影響呢?這個顯而易見的現象就不多解釋了,或是你有看過誰家天線是鐵棍的嗎?

3.飲食相對少量、單純、微小

為了把所有能量及營養都使用在覺察上,所以吃的量也會減少,變成三餐吃很少,或是少於三餐
消化吸收的部分也儘量固定、種類少樣,像是吃素,固定吃某幾樣食物、
有些人還會吃「人造營養補充品」,直接攝取營養,就省去了消化的步驟,那就更省力了。

以上就是幾個覺察力與健康狀況的關係,接著就是說明一些特殊狀況的可能性
所以健康狀況比較低落的人在稍微訓練去釐清訊息的樣貌,提高精准度,
那就可以有許多問事靈通的能力,
但健康狀況低落所以把所剩的體力都消耗在感應了,
所以只要較嚴重、較多的人來問,就會疲乏,容易產生身體不適,如:頭暈、想吐、腸胃不適⋯⋯的狀況。
這種模式就相對是個惡性循環,健康差、敏感力高、問事賺錢、那就又回到了健康差的循環,
沒有改變這個循環,如果把所剩的能量及營養消耗殆盡那麼這個靈通就會漸漸失靈了,最後那敏銳的感應都會慢慢變質,就會延伸許多奇怪之事,這個在此就不多說了。
覺察力也是本能之一,讓身體去做正確的事,有了足夠的能量跟營養,透過適當的訓練自然就能有敏銳的覺察力,
之前指導的案例當中也有些人無法到現場面對面的指導,
透過電話的聲波可能就知道對方手腕不舒服,
透過視訊的影像就能更精准的判斷對方的原來是腕部肌群使用錯誤造成骨骼排列異常,
透過詢問生活習慣,原來是因為工作中敲擊的動作怪怪的,
接著就能給予線上客製化的指導,引導探索手腕的使用該如何調適。
這些也是要透過反覆的練習、訓練、驗證,才能越來越精準,就像是絕對音感,為什麼她一聽就知道是這個音階,身體狀況也會透過聲音傳遞出來。

本文以覺察力與身材健康的關係做探討,若有發現疑問或是建議、更新更完整的意見,歡迎提出,讓我們一起為健康科學努力,而內容許多現象都是經由實務指導學生反應的紀錄而得,透過思辨進而推論其原理及過程,若有任何醫學新知歡迎交流討論。

歡迎轉貼、分享,請註明出處新莊易明運動本能工作室

如果有其他議題想聽聽運動本能的角度歡迎來這 表單 留下你的議題,可以作為後續的專欄題目。

===========================

統一編號:85134867
地址:新北市新莊區立信一街60號(新莊高中、歐洲村、65快速道路)點擊跳至google map

電話:(02)8201-2421
手機:0966-788-578
負責人:周科成 老師

Email: eming.somatics.edu@gmail.com

Line:直接加好友

Facebook粉絲專頁:新莊易明運動本能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