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中健身房一個短期特別的學生,當時看到他在穿著護膝在練滑步機,就上前去了解,原來是膝蓋在痛,但兩三週後要出國旅遊,當中還有一個行程是爬黃山,他怕因為膝蓋痛沒辦法去看黃山美景,只能在下面休息等大家下來,特別進健身房來練練,看有沒有辦法來增加肌肉力量可以爬完,但也不知道怎麼練,就從最安全的滑步機開始,就被我看到了。
【第一胎就上手的學齡前親子教養課程】 免教具、找回注意力、感覺統合、全腦開發、肢體開發、語言發展、情緒理解、社交溝通 【啟動天然護具、鞋墊、塑身衣的運動】 丟掉護腰、護膝、藥布、足弓墊、馬甲
2021年4月23日 星期五
勇腳爬黃山
2021年4月22日 星期四
產後媽媽的肚子就像吹了氣的氣球
很多媽媽生產後身材就回不去了,腹部也不會用力,健身房找教練上課效果也不好。
2021年4月21日 星期三
呼吸、環境與睡眠
最近會帶學生到公園去練上課,上完課都反應當天睡眠特別好,的確,好的公園空氣好,身體氧氣多,第一個反應的就是睡眠,接著就是精神。
2021年3月26日 星期五
2021年3月15日 星期一
老祖宗的養生功法-站樁氣功(體驗場)
- 膝蓋痛、腰痛,醫師叫我減肥
- 肩頸僵硬、頭好痛,醫師叫我運動
- 睡眠不好、容易疲勞,醫師叫我運動
- 心悸、容易喘,醫師叫我運動
- 便秘脹氣火燒心,醫師叫我運動
想要開始運動卻不知道要怎麼開始?
當中最安全、最有效的就是「站樁」,下面是幾個站樁的好處:
這麼多老師到底怎麼挑呢?
師資介紹
周科成老師
【有氧樁功】
1.容易緊張、睡不好的人
2.呼吸短淺、容易心悸、心跳快
3.舊傷痠痛、關節不適、手術前後
4.消化問題,胃脹、便秘、火燒心
5.無運動經驗可
【對練氣功】
1.對中國武術有興趣
2.想透過運動養生健康的
3.練過許多功法都沒進展
4.覺得養生功法很無聊的
5.無運動經驗可
2021年3月11日 星期四
兒童是積極的科學家,用他的方式瞭解世界-Garry L. Landreth, 自然就好心理諮商所 〈遊戲治療 建立關係的藝術〉筆記
![]() |
兒童是積極的科學家,用他的方式瞭解世界 |
到了商店孩子想要摸架上商品,你會怎麼做?
看到許多父母都是立刻制止甚至是大聲喝斥,但其實孩子只是模仿父母挑東西的動作,而且這個動作是必須且重要的,帶著孩子輕輕地拿起商品,看看包裝是否完整,若有可以試用的那要怎麼用用看,這樣孩子久了就知道力氣該用多少,要看哪些位置,要怎麼試玩,在跟他說這個是什麼名稱,可以做什麼,就可以開啟了很多討論,孩子大小肌肉自然控制力也會上升,對事物的認知也會慢慢被建構起來,
兒童擁有正向自我指導能力
孩子能夠透過實驗去校正對世界的認知,今天發了一個音是「ㄇㄚ」,發現有個人會回頭或是靠近,反復幾次都一樣,那他就知道這個人跟「ㄇㄚ」有某種程度上的連結,漸漸的就能理解這個人就是ㄇㄚ。
再回推到更小的時候就是吃,畢竟吃對孩子的生存才是真正有意義的,所以小孩子就會把什麼東西都往嘴裡塞,就像好餓的毛毛蟲中的毛毛蟲,什麼都吃吃看,身體有什麼反應,漸漸的就知道什麼可以吃,什麼不能吃,胎生哺乳類這個機制在胎兒就有了,媽媽吃的食物在胎兒內就會感受到,出生後餵母乳也是,每天的味道都會讓孩子認識父母吃的東西,孩子就有跡可循,這個熟悉的味道是安全的,那孩子就能漸漸建立一套食物的確認表。
陪伴能讓孩子更加信任你,也更有安全感
每一次的探索都會有風險,從中父母因為安全就會馬上中斷,孩子漸漸的就會不喜歡探索,或是用各種方式去探索,若能從旁靜靜地觀察,接著說明,反倒孩子會越來越知道怎麼探索、怎麼實驗能安全地認識世界,也更知道有問題可以找誰。
Garry L. Landreth, 自然就好心理諮商所 〈遊戲治療 建立關係的藝術〉筆記 寫於新莊易明運動本能工作室
歡迎轉貼、分享,請註明出處新莊易明運動本能工作室
------------------------
你可能也會喜歡的文章
孩子注意力缺失、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不是你的錯,其中一個原因在腳底
如果有其他議題或困擾想聽聽運動本能的角度歡迎來這 表單 留下你的議題,可以作為後續的專欄題目。
===========================
負責人:周科成 老師
Email: eming.somatics.edu@gmail.com
Line:直接加好友
Facebook粉絲專頁:新莊易明運動本能工作室
2021年3月10日 星期三
為健康而動,有趣跟健康就不是重點-王薌齋〈意拳拳學〉 筆記
![]() |
為健康而動,有趣跟健康就不是重點 |
先前提到練拳以健康、有趣、自衛防身為順序,運動也是如此,現在健身蔚為風潮,許多人一窩蜂進健身房運動,但都求便宜,舒適,有了平價親民的價格、舒適的環境的確能輔助你運動長久,終究還是輔助,不然就真的像護身符,我繳了會員費,身體沒改變,也不會持續來,來了也不知道要幹嘛,這是在健身房看到最多的場景,有時就忘記了最重要的是健康,還有一群人自己關起門來看影片運動,這個就更危險了,沒人指導,也沒有巡場人員幫你看。
運動好壞一般民眾難以評估
身體不是紙做的,不會做錯某個動作就破掉斷掉,這個也是許多人都會說我都這樣運動十幾年都沒事,為什麼現在突然受傷會痛,應該說終於受傷了,身體有先天爸爸媽媽給的老本可以損耗,許多的營養補充,自己自我修復的能力,最後就是每個人的耐受程度,所以才會運動過很久才發現問題,其實一開始運動就有問題了。
我先自己動,適應了再找教練、老師
很多人都會以這個理由推掉教練、老師的邀約,殊不知一開始才是最重要的,有了正確的觀念,有了正確的感覺,自然後續自己運動不會有問題,更多的是在過程中有人可以詢問,初期應該先多試幾位教練,就能分辨出誰比較有邏輯,誰比較適合自己。
累就有效、痠就有練到、喘才會瘦
許多人運動的觀念都變成了要又累又喘又痠,才是有訓練的感覺,好像對身體有付出了些努力,這個就是用超負荷的觀念在訓練,這是身體適應的結果,適應了更高的強度那身體就會調整到更壯的狀態,相對的,只要一段時間沒訓練就容易打回原形,訓練強度越高,掉得越快,這也是身體適應的結果,調成了較低的生活運動量,那身體就調整成較弱的狀態。
而另外一個觀念則是運動的品質,找到對的用力方式,正確的生物力學,並且應用在生活當中,讓身體的營養跟能量花在對的地方,自然身體就會變輕鬆,心情愉快,甚至身材也會變得勻稱,也不用被運動綁死,更重要的是,越老只會越強,因為你越來越了解你的身體,越來越知道怎麼應用。
〈意拳拳學-王薌齋〉 筆記 寫於新莊易明運動本能工作室
歡迎轉貼、分享,請註明出處新莊易明運動本能工作室
------------------------
你可能也會喜歡的文章
如果有其他議題或困擾想聽聽運動本能的角度歡迎來這 表單 留下你的議題,可以作為後續的專欄題目。
負責人:周科成 老師
Email: eming.somatics.edu@gmail.com
Line:直接加好友
Facebook粉絲專頁:新莊易明運動本能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