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左右開始幼兒很容易出現「不要不要」,反抗、拒絕的行為,這也恭喜你,孩子開始大腦要迅速整合發展的時期了,也代表這時的幼兒動作發展、語言發展(能簡單對話)也快要跟成人一樣,所以他們覺得自己跟大人一樣,所以想要跟大人做一樣的事情,或是不希望大人幫忙,也就是開始獨立的過程。
其實可以一秒讓你感受幼兒這時候的情境,把情境轉換到日本,如果你不會日文或是只會一點的話,你想解釋個拉麵又不知道怎麼講,好在現在有手機,可以搜尋,沒有的話除了比手畫腳,還有很多破英文、日文的對話就會出現,久了情緒就上來了,算了算了,該脆不吃了,但今天如果是幼兒,腦袋就出現混亂,也沒有可以用的工具可以幫忙,就只能一直哭鬧,來表示他的意見。
「不要不要」=我想用別的方式溝通
煩躁的爸媽工作後已經夠累了,如果是全職媽媽就整天不要不要,耐心也是會被磨完的,每位孩子的不要不要都有不同的表示,又會因為場合而有不同的意思,所以可以直接問他,或是試著幫他說出來,因為這時候的孩子詞彙量不多,就算會說的字彙多了,他也不能真正了解其意義,所以表達就會困難,接著就會出現大哭、大鬧、地上打滾甚至是打爸媽的動作。
點拉麵的例子
你到了日本只是想點個拉麵,看著菜單都是日文,也沒有照片或是圖案,這時候是不是就會有點慌張,而你的孩子就是整天面對這種情境,但這時候店員看到你是臺灣人,就拿出了一張有照片的中文菜單,你就用點的就好,這樣是不是就簡單又輕鬆,你又知道拉麵會有什麼料,與幼兒溝通的時候,可以透過詢問或是試著表達他的情緒或需求。
穿外套的例子
冬天最常遇到的就是叫小孩穿外套,但孩子總是說不要,甚至在門口鬧半天就是不穿,這時候你會怎麼做呢?以下的方法給你參考:
1.剛剛窗戶吹的風冷冷的,所以爸爸先穿外套了,怕出去會冷,我們去窗戶看看,感受一下溫度,如果會冷就把外套穿起來,不會冷就放在包包,冷的時候可以穿。
冷一下其實沒那麼嚴重,有把外套帶著,待會他會冷就會說了,他只是年紀小不是沒神經。
2.爸爸:「為什麼不穿外套呢?」,孩子:「不要。」
爸爸:「爸爸想知道你不穿外套的原因啊」,孩子:「不要就是不要。」
爸爸:「是因為穿了很熱很悶才不想穿嗎?」孩子:「不是」
爸爸:「還是因為穿了不好活動,所以不想穿這件外套呢?」孩子:「點點頭」
爸爸:「那我們換一間比較好活動的外套,你挑一件。」孩子就衝去拿了趕快自己穿。
盡可能去想孩子可能的原因,都問問看,這個過程孩子在被聆聽,他也開始觀察模仿爸媽的表達,爸媽會隨著時間熟悉孩子的模式,孩子的字彙也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完整,這個時期的孩子還是認識自己、認識環境、認識語言,給孩子犯錯的機會,在越有安全感的情境,除了情緒會越穩定外,連創造力,學習能力也會較高喔。
哭也是一種表達,專心聽他哭
可是孩子一直哭,我講什麼他都不聽,那該怎麼辦呢?換個角度,其實你也沒在聽他哭,哭其實也是一種表達的方式,一邊再哭一編在唸,那就像是兩台音響,各唱各的,只有一方開始聆聽,才會開始溝通,可以試著這樣做:
孩子哭很大聲很用力,爸媽先安靜看他哭,總會有喘氣的時候,或是孩子偷瞄爸媽的空擋說:「你可以哭,哭完再跟爸爸說你怎麼了。」接著又繼續靜靜看著他,通常就不太哭了,接著就可以回到溝通的狀態。
讓決定有你有我,討價還價的藝術
爸媽權威式的教養或是放任式的教養,都有可能讓親子關係不穩定,互動中一直溝通一直溝通,就能讓彼此認識,對方不行的是什麼,對方喜歡的是什麼,再以上面外套的例子繼續來說:
孩子拿了件薄外套,一點也不禦寒,爸爸說:「這太薄了吧,出去會冷」
孩子邊穿邊說:「才不會,這件很保暖。」,
爸爸:「旁邊紅色那件外套比較厚,比較保暖也好活動,穿這件呢?」
孩子:「紅色的太厚了啦,這件剛剛好。」
爸爸:「那你穿這件,但紅色的外套要放在你包包帶出去,冷的時候可以加。」
孩子:「這樣包包就沒空間放車車了,不要。」
爸爸:「晚上會變冷,這樣比較保暖,那你要直接換紅色的外套還是放包包呢?」
孩子:「好吧,那我換紅色的外套,這樣車車才能帶出去玩。」
歡迎轉貼、分享,請註明出處新莊易明運動本能工作室
------------------------
你可能也會喜歡的文章
孩子注意力缺失、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不是你的錯,其中一個原因在腳底
如果有其他議題或困擾想聽聽運動本能的角度歡迎來這 表單 留下你的議題,可以作為後續的專欄題目。
===========================
負責人:周科成 老師
Email: eming.somatics.edu@gmail.com
Line:直接加好友
Facebook粉絲專頁:新莊易明運動本能工作室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