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了三位小孩的家庭,那到底會做什麼事呢?課程以孩子家庭為主題,接著會分兩個部分,一個是教室內的課程,第二個是教室外的課程,教室內的部分,把玩具帶到另一個場景玩,可以從新整理是最能帶回家應用的:
教室內的課程:
室內遊戲的實況,帶自己的玩具來教室玩。 |
1.室內遊戲
帶著家裡的玩具、作品來教室裡玩,與同學分享,或是共同創作,主題都以家庭為主,可以三個家庭不同主題,也可以同一個,隨著課程的發展自由發揮,可能小孩對車子有興趣,除了玩一般的玩具車,帶著他做一台自己的車,自己的軌道⋯⋯自己的作品出來之後,從中製作,思考就可以產生許多腦力激盪,手腳操作的過程了,就能把玩具帶回家玩,家長小孩也會有很多想法會一直出現,就這樣一直隨著主題走。
透過手機的照片瞭解家中遊戲區的擺放,與家長討論孩子遊戲的情況 |
挑選鞋子說明 |
2.服裝、鞋子、環境討論(家中遊戲區、書房、床的格局擺設)
孩子不會跑、不會跳、坐不住、停不下來,很大一部分跟環境很有關係,孩子無法決定環境,也不知道怎麼跟家長說,因為他根本不知道哪樣舒服,只知道現在不舒服:
穿了不適合的襪子鞋子才一直脫。
遊戲區都沒有適合的桌子所以趴在地上玩
因為桌子高度不適合所以不會在上面操作或看書
教室外的課程:
1.外出用餐
餐桌是孩子的第一個戰場,為了讓自己吃飽,會用盡生命的力量去認識料理、認識餐具,但跟一般的家家酒玩具不同的是我可以真的吃,有味道,有溫度,觸感也都不同,可以看到小孩
怎麼拿食物、怎麼用餐具(小肌肉操作)
怎麼咬東西、怎麼吞食物(嘴巴吞嚥)
雞腿、豬肉分的出來嗎(認知)
餐桌禮儀⋯⋯太多了,與包班的同學家長一起在外餐廳用餐,還有更重要的是父母怎麼跟孩子在餐桌上互動,餐桌的擺設,座位的安排、餐椅的選擇,都會影響孩子用餐時的專注度,如果安排得不好就會上演我追你吃的場景,因為座位坐不著。
2.公園跑跳
教室內以靜態的為主,公園的就是以跳跑丟打接等可以放心活動的大型器材為主,溜滑梯、丟飛盤、丟球、玩沙⋯⋯,為什麼挑公園呢?如果家長有常常去的遊戲場,重點就是家庭常去的戶外環境,但重點是器材就那些,但你怎麼跟孩子玩呢?那才是重點。
a.不用錢
因為不用錢,所以可以一直去,而且不用分時段,那家長就可以一直去,孩子這個階段需要不斷的反覆練習,在練習的過程,其實是孩子在不斷的做實驗,這樣爬樓梯會發生什麼事,趴著溜滑梯會發生什麼事,大力丟球會發生什麼事,一直不斷實驗慢慢地認識身體、認識器材、認識怎麼輪流、認識怎麼溝通。
b.距離近
找一個家裡附近的公園,挑選幾個後就可以輪著去,或是固定去,近才能容易自己去,最好是小孩能自己走路到的距離,這段孩子能建立極大的自信心。
c.硬材質
公園的材質都是堅硬的塑膠或鐵的,那小孩在上面運動才能發展出正確的肌肉與運動模式,最近幾年政府也大力再推共融式公園及特色公園,有滑步車公園、沙坑公園、攀岩公園⋯⋯,所以是很好的資源。
d.混齡
來玩的孩子有大有小,孩子就會發展出怎麼觀察大孩子怎麼跑、怎麼跳、怎麼玩,試著去模仿,小孩子怎麼帶著他玩,從中也其他孩子的爸爸、媽媽、阿公、阿嬤、外傭⋯⋯各式各樣的人,那語言就會發展得很快,
歡迎轉貼、分享,請註明出處新莊易明運動本能工作室
------------------------
你可能也會喜歡的文章
孩子注意力缺失、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不是你的錯,其中一個原因在腳底
如果有其他議題或困擾想聽聽運動本能的角度歡迎來這 表單 留下你的議題,可以作為後續的專欄題目。
===========================
負責人:周科成 老師
Email: eming.somatics.edu@gmail.com
Line:直接加好友
Facebook粉絲專頁:新莊易明運動本能工作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